近视程度越高,前巩膜厚度越薄?

国际眼科时讯

编者按:近视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在近视的发展过程中,巩膜组织的重塑、结构及生物力学发生了改变。然而,关于近视和前部巩膜之间联系的研究很少。虽然已发表了一些关于近视眼前巩膜的研究,但其结果存在争议。近期,来自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研究团队调查了前巩膜厚度(AST)与年龄、性别、眼轴长度(AL)、近视程度和平均角膜曲率(Km)之间的关系,旨在阐明AST与近视之间的相关性,并为预防和控制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大量的证据表明,近视的轴向伸长与结缔组织的重塑加速有关;这一过程对眼球壁施加机械拉力,造成视网膜和脉络膜的损伤以及巩膜的生物力学变化,这些变化在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者使用AS-OCT对前巩膜进行量化分析。
 
受试者的筛选
 
本研究招募了102名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无影响眼睛屈光不正的眼部或全身疾病的中国受试者。经筛选,纳入93名受试者(即93只眼睛),包括37名男性和56名女性,平均年龄为30.2±8.8岁(年龄范围:20~50岁)。AL为26.51±2.654mm(范围:22.50~33.0mm),球面等效(SE)为-7.20±6.5D(范围:+0.50~27.5D),Km为43.80±1.86D(范围:40.52~45.98D)。根据SE屈光不正的情况,患者被分为三组,分别是(平均年龄:29.9±8.1岁),轻度和中度近视(平均年龄:28.1±7.6岁),以及高度近视(平均年龄:32.2±9.9岁)。这些组别在年龄和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
 
表1. 三个小组的基本信息
前巩膜厚度(SAT)的测量
使用前节OCT沿着四条线(上、下、颞、鼻)获取原始的B-scan OCT图像,在拍摄过程中,确保在所有参与者的同一注视区域获得AST结果。
图1.A、穿过颞部巩膜的单线扫描;B、经过裁剪的前巩膜的原始扫描
 
探索AST、AL与年龄、性别和近视程度的关系

 

一、研究者发现,AL与四条径线0㎜、1㎜、2㎜、3㎜、4㎜、5㎜和6㎜的平均周边巩膜厚度(即从角膜边缘、上、下、颞和鼻部等周边位置的平均巩膜厚度≤6㎜)显著负相关(-0.511≤r≤-0.228,P<0.05)。虽然年龄和下径线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113,P=0.314),但年龄与上、颞、鼻侧的平均AST呈正相关(r在0.452和0.552之间,P<0.05)。
 
表2. 经年龄和性别调整,近视眼前巩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相关性分析
 
表3. 按性别和4条径线划分的平均外周AST,AST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二、在四条径线中,上径线最细,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的是,此次研究并没有发现下径线最厚。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当人们向上看完全暴露下巩膜时,远端AST的下巩膜厚度受到睫状体和脉络膜的影响。
 
表4. 四条径线的AST和与巩膜距的距离(0~6mm)
图2. 上、下、颞、鼻四条径线沿不同偏心率“O”型的AST
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平均AST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β=2.354,P<0.05),而与AL呈负相关(β=-7.383,P<0.05)。在Read等人和Ebneter等人先前的研究中表明,巩膜的结构和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巩膜胶原纤维的横截面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与研究者的结论相符。受限于获得测量的角膜缘的不同距离以及用于AST测量的不同技术和设备,对中国尸眼的检查显示巩膜厚度与年龄/性别之间没有相关性。
图3. 巩膜距至0~6mm的上(A)、下(B)、颞(C)和鼻(D)径线的AST(平均值±球当量)
 
表5. 多元回归分析
Dhakal等人的研究发现鼻侧和颞侧的AST与性别有关,男性受试者的巩膜较厚。但该研究中性别和四条径线的平均AST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所以,AST是否与性别相关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小结
在眼睛生长调节中,巩膜决定眼睛的大小以及屈光状态。巩膜基质重塑增加会导致眼球发育过快,从而导致近视,并有增加眼部病理并发症的风险。巩膜是一种相对安全且易于获得的药物靶点,针对巩膜形态变化的治疗有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未来有必要对纵向设计进行研究,以在更大的样本中建立AST的标准数据库,这可能有助于提供参考值和监测近视进展的程度。报告中发现了正视眼和不同近视眼AST的变化,AST与AL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正视眼相比高度近视眼的前巩膜较薄。此项研究表明,AST将来可能对近视发展的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监测作用。
 
参考文献:Zhou J, He H, Yang Q, Wang JY, You ZP, Liu LL. Comparison of anterior sclera thickness in emmetropes and myopes. BMC Ophthalmol. 2023 Feb 14;23(1):67. doi: 10.1186/s12886-023-02775-x. PMID: 36782174; PMCID: PMC9926670.
相关推荐